儘管電子紙應用仍以電子書閱讀器為大宗,然在iPad壓縮電子書閱讀器市場規模下,工研院另闢蹊徑,透過創新多用途軟性電子基板(FlexUPD)技術,整合軟性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與捲對捲(R2R)技術,並與國內廠商緯創、義隆電子等合作拓展智慧型手機顯示面板相關應用。
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光所組長胡紀平表示,透過FlexUPD技術提供可摺疊功能的大面板,將掀起智慧型手機使用者的閱讀熱潮。 |
工研院電光所組長胡紀平表示,與其開發新電子書平台與iPad等平板裝置(Tablet Device)競爭,還不如透過熱銷的智慧型手機平台加速拓展FlexUPD技術的應用版圖。
由於現有平板裝置、電子書閱讀器顯示系統的問題在於面板較易破裂、行動性與閱讀功能相衝突及電池無法負擔動態影像功耗等。胡紀平指出,FlexUPD技術具有軟性耐用、彩色顯色可結合行動裝置、穩態低功耗等特性,在不改變既有智慧型手機尺寸、框架下,可提供手機尺寸1.5倍大的輕薄螢幕摺疊訊框,此項獨特技術已經驗證可重複一萬五千次以上摺疊仍不會改變螢幕性能與效能。
胡紀平透露,現階段,針對智慧型手機面板設計,工研院已與緯創合作,透過FlexUPD整合軟性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與R2R技術,可大面積、快速連續生產,具體應用在軟性觸控模組與6吋主動矩陣式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軟性基板,製成具撓曲特性的軟性觸控面板,達到全機觸控或同時感測超過百點以上觸控。而搭配工研院離形層技術,可提升軟性OLED-TEG雛形生產良率,至今年11月為止,藉由PSA膠封裝搭配30奈米薄膜製程,良率已從去年的50~60%提升到目前的95~100%,可進一步滿足量產軟性顯示面板的目標。
此外,工研院顯示與光源整合技術部經理貢振邦預期,未來在軟性電子元件技術應用將涵蓋觸控產業71%的比重,當台廠掌握關鍵技術從4%達到67%時,FlexUPD應用版圖也將持續擴大,包括6~20吋以上電子貨架標籤、顯示看板及可攜式裝置、觸控裝置等已與義隆電密切合作開發,而軟性觸感回饋器、軟性X光/三維感測器等將為2011年工業技術研究院顯示中心與生醫所合作重點。